每经记者在进博丨专访上海勃林格殷格翰总经理殷雪林:“中国关键”项目下创新药获批有望中外同步 “碳中和”带来实际经济效益
时间: 2023-09-13 11:21:50 | 作者: 招标采购
◎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雪林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始终致力于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药物并将中国患者的需求纳入全球研发策略。随着“中国关键”战略的纵深发展,中国在创新药物获批上市时间点上有望与全球同步甚至更早一步,造福中国患者“零时差”受益于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
◎殷雪林分享道,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致力于节能减排,但实际上我们收获的效益要比我们投入的资金多很多。举例来说,我们在部分设备上投入了将近750万元做改造,但在这8年中,综合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达到了3100万元,也就是说碳中和给公司能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勃林格殷格翰,是一家拥有137年历史的德国制药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私有制药企业。公司经营事物的规模遍及全球逾130个地区,核心业务包括处方药、动物保健和生物制药三大领域。
勃林格殷格翰在27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是在华业务布局最多元化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随着“中国纳入”(China IN)项目与“中国关键”(China Key)项目的开展,勃林格殷格翰加速了全世界创新药在中国落地,其同类首创自免新药Spesolimab是首个中国同步参与全球早期临床的创新药。
恰逢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第五届进博会期间,德国企业在华的业务发展状况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勃林格殷格翰方面书面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时称:“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将创新产品和健康解决方案尽快尽早带到中国市场,也期待中德稳固的双边经贸关系能为两国在健康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11月7日,记者也在进博会现场专访了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雪林,并就公司在华战略规划、进博会首发展品背后的用户诉求、碳中和工厂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
本届进博会上,勃林格殷格翰主要展出的产品有用来医治罕见皮肤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发作的免疫新药Spesolimab(佩索利单抗注射液)、用来医治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成人患者的SGLT-2抑制剂欧唐静(恩格列净)、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找到新突破口的新型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马胃溃疡专用药物骏卫保、数字化创新领域的数字卒中康复、生物制药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碳中和工厂等。
NBD:这次进博会带来了哪些重点产品和新消息?这些展品背后体现了哪些用户诉求?
殷雪林:首先是我们马上要全球同步上市的新产品Spesolimab,它被用来医治此前无药可医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受益于公司“中国关键”项目的推动,Spesolimab是勃林格殷格翰第一个中国参与早期临床试验并实现全球同步递交注册申请的创新药。
第二款是用来医治2型糖尿病的药物欧唐静,在糖尿病之外,我们得知这款药还能够大大降低心衰病人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欧唐静于今年8月获批了心衰方面的新适应症,给予心衰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
数字化创新方面,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建立了全球第一个数字化实验室BI X,目前该实验室产出的第一款成熟产品就是数字卒中康复,将依托成都霁达康复互联网医院平台为卒中患者提供德国标准的数字化居家康复训练支持和指导,基本功能模块包含个性化诊疗,系统规划,日常训练、动作捕捉、康复咨询、患者教育、精神健康支持。
此外,作为一家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除了把人用药品和生物制药合同生产业务作为主要布局领域,还在开拓动物保健业务。在2019年的第二届进博会上,勃林格殷格翰首次带来了SoundTalks咳嗽管家。这一款“闻音辨疾盒”概念产品可被安置在养猪场各个角落,通过自动分析、计算,在猪生病或出现呼吸道疾病前兆时发出预警信号,“聆听”猪场的不正常的情况,实现更早干预、更早治疗,助力猪场降本增效。
最后,则是中国制药行业首家获国内外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勃林格殷格翰积极推动生物医药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很乐于借进博会向国内别的企业推广我们在碳中和上的经验。
NBD:进博会是一个让展品变商品的重要平台,能否结合实例分享进博会在推动创新产品加快审评、引入上的作用?
殷雪林:对于借进博会这一平台实现展品变商品,我们有两个很好的案例,第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SoundTalks咳嗽管家产品,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上这款产品被首次展出;2021年,这款产品成功在中国斩获全球首笔商业订单;2022年8月,在中国全面商业上市。从概念产品进博首展到签下全球首笔订单,再到中国市场全面上市,SoundTalks咳嗽管家借力进博会完成“三级跳”。
第二个则是从展商变成投资商的例子,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勃林格殷格翰与成都市温江区政府共同宣布将在四川成都医学城投资建设德国金标准卒中康复中心——霁达康复成都项目。康复医疗中心建设规划面积约13500平方米,计划开放床位约150张,计划在2022年底向患者正式提供德国金标准康复服务,该投资项目也入选了当年度“进博溢出效应模范案例”。
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上,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医学和研发负责人张维在展台专访中首次提及公司的“中国关键”(China Key)项目。该项目旨在将中国全面纳入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早期临床开发项目当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创新药物注册获批时间点上,中国将与欧美同步,甚至早于欧美;同时,在全球前沿在研药物临床试验中,中国患者将有机会第一时间参与。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就“中国关键”项目采访过张维,他在谈及该项目的初衷时表示,此前对大部分外企来说,更多的是等全球的项目进展到III期、注册获批等关键性时间点才会把中国纳入全球研发的队列中。“一方面(勃林格殷格翰)总部有很多早期的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开发的产品大多聚焦于那些高度未满足的医学需求,如果要一直等到全球都做完了再加入,中国的患者就要多等好几年。”张维表示。
基于这样的思考,张维产生了将全球早期项目也带到中国的念头。“很多中国患者希望加入这些早期的临床试验,如果说这个药物效果好的话,大家在参加早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就能获益,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勃林格殷格翰在帮助中国的研究者、医院加入早期研究的过程中,也能够有助于改善整体的研发环境和提高他们的软实力。”
NBD:如今,“中国关键”项目已实施超过三年,在该项目支持下首个实现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Spesolimab有望在2022年内获批。您对该项目的意义有什么新的认识?
殷雪林:勃林格殷格翰始终致力于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药物并将中国患者的需求纳入全球研发策略。随着“中国关键”战略的纵深发展,中国在创新药物获批上市时间点上有望与全球同步甚至更早一步,造福中国患者“零时差”受益于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勃林格殷格翰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中国全面参加全球早期临床研究的跨国药企。2021年,“中国关键”战略落地两周年之际,勃林格殷格翰已与国内总计17家顶级医院签署临床研究框架协议,国内研究者已成功参与了勃林格殷格翰超过80%(十一分之九)的全球II期临床试验,并在肿瘤、免疫、中枢神经、代谢、心血管等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实力正在快速提升,为了可以更好地抓住中国本土创新实力所带来的机遇,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的外部合作创新中心正“三管齐下”,通过跨边界研究、业务拓展及许可和风险投资来加强公司的核心治疗领域,寻求扩展及补充公司研发管线的机遇,为中国及亚洲其他几个国家的生命科学创新者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全流程孵化其创新想法。公司已与中国多个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就全面合作和早期科学研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公司成功参与3家亚洲地区生物医药初创公司的投资与孵化,聚焦抗感染、基因治疗以及创新医疗科技等平台和领域,让更多带有中国印记的创新项目充实勃林格殷格翰全球研发管线,满足迫切的医疗需求,惠及更多患者。
NBD:对于勃林格殷格翰来说,中国市场目前处于全球市场的什么地位和份额?目前在国内有哪些重点投资、布局的领域?
殷雪林:中国在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战略中地位是很高的,国内市场规模在全球大概排在第二位。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人们对高品质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的投资布局也涉及很多领域,目前,公司位于浦东的生物制药商业化生产基地已顺利完成二期扩建,总产能达到6000公升的规模,并且其现运行的生产大楼内可以基于业务需求再快速扩建2条2000升规模的生产线,全球生物医药委托加工的项目都可以在这个工厂中得到实施和落地。
在动物保健领域,勃林格殷格翰在华布局涵盖从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到诊断监测的完整价值链。公司在上海设有动物保健研发中心和动物健康管理中心;位于南昌的生产基地则主要生产家禽疫苗产品,用于防治感染肉鸡和蛋鸡的各种疾病,并提供相关的免疫配套服务;位于江苏泰州的动物疫苗生产基地为中国市场研发及生产猪疫苗产品,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国的一些重大投资。
今年8月,勃林格殷格翰位于上海张江的人用药品生产基地——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获得由中国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碳所)和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标志该工厂正式成为中国制药行业首家获国内外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
作为公司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重要试点项目,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于2014年实现碳排放达峰。此后,公司从能源使用、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和物流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脱碳顶层设计,并通过8年努力最终实现了零碳目标。
殷雪林:从大的意义上来说,碳中和关乎人类的生存,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状况。因此,碳中和是勃林格殷格翰作为一家公司对人类社会作出的承诺,也是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
其次,则是企业的效益,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致力于节能减排,但实际上我们收获的效益要比我们投入的资金多很多。举例来说,我们在部分设备上投入了将近750万元做改造,但在这8年中,综合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达到了3100万元,也就是说碳中和给公司能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NBD:能够正常的看到,在生物医药行业内,除了勃林格殷格翰等少数几家企业,碳中和还是一个相对“新鲜”的概念。目前国内医药产业在实现碳中和上面临着哪些挑战与难点?
殷雪林:首先,因为碳中和这个概念对医药行业来说还比较新,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实现碳中和的医药企业,实际上怎么来实现碳中和,目前还缺乏一个标准、清晰的路径;第二个难点则是各个企业对碳中和存在一些误解,比如大家看到碳中和第一时间想的是为实现碳中和,会不会给企业造成负担、会不会让企业多花很多钱,这些都是需要在认知上去澄清的地方;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领导要以身作则,在整个组织中去形成一种节能减排的文化。
现在,国家已经开放了碳交易市场,但是目前碳交易市场主要是针对那些高能耗的企业,大多数医药企业并不在高能耗企业之列,所以在实现碳交易的这一方面在现行政策下估计还有一些困难,希望未来能获得解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中国区总裁严群:延续OLED先发优势 成渝地区应加强“招商引智”
“住哥哥家”惹圈内围观 世界500强广新集团债券半年报写错子公司名称 ,火速更正
苹果发布iPhone 15系列,市值却一夜蒸发超3400亿元!网友热议, iPhone 15能重振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