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构想
时间: 2023-12-24 23:37:21 | 作者: 日常管理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森林资源匮乏,而且分布不均,单位产量低下。随着我们国家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林业的需求也由单纯地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向改善生态条件、国土保安方面转移,生态需求慢慢地取代林产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要求林业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
为了适应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变化,林业一定要采取一种超常规的发展方式。从我国林业的实际出发,国家林业局从合理调整配备林业生产力布局的高度,按照分类经营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经过对林业工程的整合,形成了六大重点工程:一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是“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四是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五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六是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这六大工程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全力支持,已正式列入我国的“十五”发展规划,成为全国的重点工程。
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与其他的五项工程有两个主要的不同点:
(1)这是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中唯一的一项属于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工程。其它五项工程都是从事我国生态建设的,只有这项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通过工程的实施要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减轻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压力,促进其它五项工程的建设。
(2)其它五项工程都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而这项工程的运作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采取以市场融资为主,政府适当扶持的投入机制。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的角色是进行宏观指导。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我国林业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产力布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和其它五大工程的关系,尤如林业事业的一鸟双翼,无论缺了哪一翼,林业事业都无法腾飞。因此,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处于一个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它是林业产业体系满足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保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实施的一项“骨干工程”。同时它又是增强和发展林业实力的一项“希望工程”。
2000年12月,国家林业局从合理配备林业生产力布局的高度出发,按照分类经营的战略部署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原则,在充分吸收国内外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并上报了国家计委。目前,国家计委正在组织力量对《规划》进行评估。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只是第六个重点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重点发展林业的第一产业——种植业,解决我国木材原料短缺的问题。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培育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促进原料林基地与后续利用企业的一体化;
(5)坚持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资,谁投入、谁开发、谁受益。
根据规划,工程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在400毫米等雨量线以东,自然条件优越,立地条件好,地势较平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不利影响的热带与南亚热带的粤桂琼闽地区、北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淮河、海河流域)和寒温带的东北内蒙古四个地区内。工程具体涉及18个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的886个县(市、区)、114个林业局(场)。依据市场需要,经过15年的努力,分两个阶段,按三期,即第一阶段2001年至2005年,第二阶段2006年至2015年,其中2006年至2010年为第二期,2011年至2015年为第三期,以高投入、高产出、高度集约经营,企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模式,建设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工程建设的总规模为1333万公顷(将近2亿亩),建设项目99个。这中间还包括三种用材林基地:纸浆材基地规模为586万公顷,建设项目39个;人造板材基地规模497万公顷,建设项目50个;大径级材基地250万公顷,建设项目10个。在总规模的1333万公顷中,将新造人工林618万公顷,改培现有林715万公顷。分地区的建设规模如下:
该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4省(区),在规划期内的建设规模为198.7万公顷,占总规模的15%。重点培育以桉树、相思树和加勒比松、马尾松等树种为主的纸浆原料林;以加勒比松、火炬松、马尾松等树种为主的人造板原料林;以及以桃花心木、柚木、西南桦等市场紧缺的大径级用材林。
该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以及云南的思茅地区。在规划期内的建设规模为306.3万公顷,占总规模的23%。发展趋势是:采取新造和改培的方式,发展以杨树、池杉、桉树、楠竹和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云南松、思茅松等树种为主的纸浆原料林;以杨树、楠竹、马尾松、火炬松和湿地松等树种为主的人造板原料林;以楠木、樟树、池杉、杉木和柳杉等树种为主的大径级用材林。
该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3省黄河流域,以及淮河、海河流域的豫东、冀中、冀南、鲁西地区。建设规模为104.8万公顷,占总规模的8%。建设方向是:培育以三倍体毛白杨、意杨、沙兰杨为主的纸浆原料林;以三倍体毛白杨和泡桐为主的人造板原料林。
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大兴安岭和大兴安岭林业公司等国有林区,以及吉林和辽宁的集体林区。建设规模为722.8万公顷,占总规模的54%。发展趋势是:营造以大青杨、甜杨、山杨和各种落叶松为主的纸浆原料林;以上述树种为主的人造板原料林;以水曲柳、黄波萝、椴木、核桃楸、柞木、红松、云杉、冷杉、樟子松和落叶松为主的大径级用材林。
按照每公顷年平均生长量15立方米计算,在全部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生长林分蓄积量19958万立方米,出材13337万立方米。提供国内生产用材需求量的40%,加上现有森林资源的采伐利用,使国内木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
工程的总投资预算718亿元,资金筹措主要有三个渠道:(1)国家注入补助资金144亿元,占20%;(2)银行贴息贷款502亿元,占70%;(3)其它投入72亿元,占10%。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要实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必须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的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在这项工程中,政府将主要负责为工程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发展规划,搞好生产力布局,抓好宏观调控,颁布产业政策,明确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便于投资者决策。
(3)建立健全林产品市场、活立木市场及其它要素市场,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改进信息服务。
接下来就是给企业和经营者充分的自主经营权,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全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我国从目前的情况去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可用于速丰林建设的资金渠道窄、数量少。除国内林业项目贷款及世行贷款外,其它渠道投资营造速丰林的数量较少。即使有部分企业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投入一些资金建设原料林基地,但相对于整个地区的速丰林基地发展所需仍显严重不足。许多单位和个人想发展速丰林却苦于没有资金。国内目前主要的贷款渠道是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扶持大型项目,目前正在起步阶段,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公司数有限。农业银行的林业贴息贷款需要到基层落实项目和贷款资金,由于完全按商业银行的模式运作,所以虽有贴息指标,但速丰林项目立项困难。近几年来速丰林项目落实的贷款资金仅占贴息指标的20%左右。资产金额的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税费问题也是制约速丰林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我国木材税费达20多项,占一次销售价的5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达木材销售价的70%以上。造成森林培育的收入分配税费占大头,经营者得小头。扣除采伐、运输等成本,营造速丰林的经营者收入还不到木材价格的10%,有些甚至还要亏本,使投入速丰林建设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阻碍了社会各项生产力要素向速丰林基地建设方面流动。
目前我国林政资源管理政策,主要是以保护森林资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为基础。统一的采伐指标管理方式与林业分类经营不协调。实行分类经营,客观上要求对森林资源也进行分类管理。虽然我国林业政策中明确了“谁造谁有”的林木资产拥有权,但是没有很好地解决林木资产的处置权。目前国家对用材林采伐实行木材限额和生产计划双重限制,业主对所经营的速丰林没有自主的处置权,不能按市场需求来做采伐,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缺少流通
本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觉得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