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 助力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时间: 2024-11-26 18:37:38 | 作者: 党群中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3月30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广东东莞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为5年9个月。
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二期工程将在目前已建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基础上增设科研设备,将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称:“我们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是把功率从原来的一百千瓦提高到五百千瓦,原来看不清楚的材料结构,现在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能够容纳更多的用户,有更多的科学研究内容能够直接进行,很多以前没想到的应用都可能会产生和出现。”
据介绍,二期工程建成后,装置在同等时间内能产生更多中子,不仅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还能使实验分辨率更高,能够测量更小的样品、研究更快的动态过程,研究能力将大幅度的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都将明显提高,能够为探索科学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
据了解,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已经在关键技术预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国内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载腔已正式投入运行。此外,中子探测器、中子导管、中子极化器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的成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五年多以来,散裂中子源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在磁性材料、纳米功能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等方面开展了重大原始创新研究,取得一批重要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张俊荣称:“2018年以来,我们整个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已超过了6000个,我们完成的课题数超过了1500多项,领域分布是非常广的,第一个还是在能源领域方面,最突出的有几个,一个是锂离子电池,还有一些页岩材料、页岩油气,还包括储氢材料、可燃冰等能源材料。我们在能源材料方面开展的实验,占到我们整个课题数的30%左右。”
下一篇:
数据基础设施:奠定数智时代国家治理新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