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种植文冠果的好地方
时间: 2024-01-14 20:00:41 | 作者: 党群中心
内蒙古土地贫瘠,气候旱寒,水源稀缺,生态脆弱,草原沙化严重,宜林不宜农。文冠果全身都是宝,系北方珍稀乡土树种,既是防风固沙的先锋生态树种,又是种植效益非常好的经济林果。如果大量推广种植,可促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题记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有北方油茶和中国油橄榄之称;它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是优良的木材树种和常用中药材;它是抗旱节水、防风固沙的先锋生态树种,具有适应能力强、抗逆能力卓越的特点。
文冠果具有喜光、抗旱、抗寒、耐盐碱、耐瘠薄的能力,病虫害少、生命力顽强、生命长达2000年的优点。既有非常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还有特别好的绿化和美化效果,是目前最有特色的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也是最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特色林果产业。如果大量推广种植,可促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近年来,党和国家格外的重视木本油料,大力支持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文冠果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和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等优惠政策。
我建议把内蒙古的生态林、绿化树和旅游观赏树改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观赏价值的抗旱树种文冠果,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文冠果风景旅游区,将逐步提升内蒙古的旅游价值:沙漠不但可以治理,还能够建成绿洲,建成花海和油田。从而实行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经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营造现代化的城乡美景,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常规的生态造林和绿化树种都是松树、国槐和杨树,属于耗水树种,非常容易被旱死,如果生态林和绿化树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老百姓的利益挂钩,就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升成活率、降低育林成本。
建议把内蒙古的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等造林项目选用文冠果,在有条件的乡镇建成文冠果特色小镇,把文冠果作为内蒙古特色林果产业做大做强。如果种下文冠果,就种下了摇钱树,使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丰收,就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文冠果抗旱耐活,经济效益好,移栽后最二年就能挂果。经过西北文冠果基地高产选育的文冠果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我国北方的水地、旱地和荒山荒坡均可种植,是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的好树种。
建议内蒙古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建设文冠果田园综合体。以文冠果风景旅游为先导,以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冠果文化为灵魂,以文冠果产品销售为支撑,以文冠果旅游体验为价值,以城乡融合与乡村复兴为目标。进而达到乡与城的结合、农与工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以乡村复兴和再造为目标,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给那些日渐萧条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价值、信仰、灵感和认同的归属。
开展文冠果田园综合体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由于文冠果具有耐旱、耐寒、喜光的特点,以及防风固沙的作用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好的优势,而且内蒙古拥有大面积的草原、沙地和沙漠,而且光热资源很丰富,是文冠果种植的宝地。如果大量种植文冠果,则可克服以上弊端,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文冠果是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消除贫困,解决就业难题。文冠果初期产业有育苗、种植,文冠果观光农业,文冠果风景旅游等;加工产业有文冠果高级保健食用油、文冠果养生茶、文冠果饮料,以及文冠果家具、文冠果文玩、文冠果根雕等;深加工产业有文冠果制药、文冠果美容等。发展文冠果将有效缓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拥有非常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仅能增加宁夏山地作物的多样性,还能起到绿化草原、遏制草原退化、保持水土的作用,显示出较高的生态效益,对于调节区域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有力发展社会经济,改善民生,精准脱贫,促使草原和沙区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
总之,内蒙古干旱少雨,水土流失、草原沙化严重,生态危机不可以小看。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手段,而内蒙古生态、绿化和林果产业当首选文冠果,这对内蒙古经济发展和根治盐碱地,以及彻底改善内蒙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文冠果产业是调整内蒙古农村产业体系、治理水土流失和实现内蒙古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文冠果在我国分布于北纬32°30′~46°00′,东经100°~127°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广大地区。内蒙古是文冠果的主要分布地区,是文冠果的故乡。巴林左旗林东林场石房子分场的一处文冠果林,是我国面积最大、林相最完整的一片天然千亩文冠果林。
内蒙古人工栽培文冠果的历史有千年之久,主要种植在古城遗址和寺庙附近。据调查现今保留文冠果古树的有:伊金霍洛、准格尔、杭锦旗、和林格尔、四子王、达茂、翁牛特、松山、宁城、奈曼、科左后、库伦、扎鲁特等旗县(区)。在这一些地方都保留百年以上的大树,宁城县、准格尔旗都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古树。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建于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以其规模宏大做工精巧的寺庙殿堂,美轮美奂彩绘雕塑、神秘多姿的佛事活动和至圣至洁的舍利塔而名扬大漠南北。
准格尔召,藏语名为甘丹夏珠达尔杰林寺,蒙语名为额尔德尼.宝利图苏莫,明朝赐名秘宝寺,清政府赐名为宝堂寺。因其坐落于准格尔旗西部,当地人俗称西召。准格尔召是鄂尔多斯现存最大型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建筑群,1985年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据《准格尔召庙志》记载,准格尔召史准格尔召较完整的保留了黄衣教的教事活动仪式,对研究北方蒙古族部族的文化、医学、历史都有极高的价值。准格尔召现为国家AAAA景区,是一个集旅游、祭祀、藏医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准格尔召共有13棵文冠果,每一棵树龄都在200年以上,世所罕见。这是百年以上文冠果古树最多的地方,但庙志中没有相关记载。僧人都称文冠果为神树,在树前极为虔诚,谈及其历史神秘莫测。其中,母子文冠果最为著名,它不仅树龄最长,令人称奇的老小两树两依,枝叶相连,似分似离,犹如母子相抱,因此当地人称它为母子树。
2021年5月22日下午,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瞻仰了准格尔召13棵文冠果,被它们的阵容所震撼。虽然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它们依然翁翁郁郁,说明鄂尔多斯非常适应文冠果的生长。庙里的气候有些差异,有的正在开着白花,有的已经结了小果子。我建议旅游区多栽些文冠果,那样就更加美丽壮观了。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文冠果人工造林最早的地区是翁牛特旗,1955、1956年,该旗的高家梁、五分地、桥头、红山等国有林场开始小面积种植文冠果。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从缓解粮油短缺考虑,号召全国各地发展木本粮油林。国家相关部门为此专门召开会议,下达文件,要求各地把发展木本粮油林作为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并且把文冠果列为北方主要木本油料树种。我区依照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1960年3月14日,由自治区林业厅、粮食厅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种植木本油料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文冠果造林工作,先后在翁牛特旗乌丹、坤都,科尔沁区大林,和林格尔县浑河分别建立了国有文冠果经济林场,千亩以上的文冠果集体林场达19个。从1960年初到1980年初,经过20年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营造文冠果林39万亩(据《内蒙古森林》记载)。平均年生产种子10万公斤(据《内蒙古森林》和《内蒙古林业发展概论》记载)。造林面积和种子产量位置居全国首位,支援了18个省区的造林用种,成为全国文冠果木本油料发展的重点地区。
但时隔40年后,经这次调查统计,全区存下来的文冠果人工林只有3.7万亩,主要分布在赤峰市(3.6万亩)和通辽市(1000亩)。这些林子树龄少则20多年,长则40年以上,大都为成熟林,进入盛果期。但由于长期疏于管理,结果率很低,产量很少,据不完全统计总产只有3万公斤。翁牛特旗乌丹经济林场,原造林面积7万亩,现留存2.8万亩。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考察,这是国内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文冠果林。我们在现场看到,这片人工林由于土地贫瘠,加之长期缺乏管理,林木长势不良。历史上种子产量最高年份有6万公斤,现在常年产量只有1万~1.5万公斤。科尔沁区大林经济林场在上世纪60~70年代文冠果造林面积曾达到3000亩,土地条件好,经营管理的比较细,是全区种子产量最多的一个林场,最高年份曾达到7万公斤,但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38亩,315株。奈曼旗八仙筒林场文冠果造林面积7000亩,种子产量也曾达到 5万公斤,但现在也所剩无几。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曹恭祥和刘新前等人撰文认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各地曾广泛栽植文冠果,但由于文冠果林经济效益低,到 20 世纪末,内蒙古各地文冠果大部分遭到严重砍伐,尤其鄂尔多斯高原及周边地区文冠果被当作薪柴采伐,加上过度放牧、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该地区的文冠果分布范围迅速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随着鄂尔多斯高原植被恢复及生态建设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以及对多功能树种新种质需求的一直增长,使文冠果选育再次受到大家的重视。
内蒙古民族大学刘中奇和宫彦章撰文认为文冠果素有千花一果之称,说明其结实率很低,落花落果现象严重,最核心的因素是其产量难以提高的问题,产量有限则种植的直接经济效益有限,农民种植其积极性不高,产量有限也不能够确保规模化生产的原料供应。鄂尔多斯是文冠果适宜栽植地区,发展文冠果产业应以追求长远效益为主,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兼顾,短期内发展文冠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科技支撑,制定和落实相关产业和科技政策,从而促进文冠果产业在鄂尔多斯市持续有效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内蒙古是适宜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宝地,但没有经过高产选育,因此品种老化,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必须引进高产文冠果新品种,才能使文冠果产业发扬光大。
2021年5月22日,甘肃省景泰县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突变极端天气,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172人参赛,8人受伤,21人遇难,死亡率超过12%,如此重大的赛事伤亡极为罕见,成了令世人胆寒的夺命越野赛。曾经救下六名参赛选手的牧羊人朱克铭表示这种恶劣天气挺常见。
景泰,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河西走廊东端风口,日照强度大,气候干燥,十年九旱,十种九不收。民谚形容: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山上光溜溜,羊皮不粘草。在景电工程上水前,就是荒滩野岭,土壤沙化,昼夜温差大。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精辟总结。
景泰,极端恶劣天气频发,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虽然这里不是养人的好地方,然而只有这样的极端天气才能培育出高品质的种苗,这里培育的文冠果种苗无论移栽到哪里,都能经受得住任何极端天气的考验。
5月21日至24日,马成福正在鄂尔多斯考察文冠果苗木移栽情况。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全和常村胡小平,4月在一处风口地段种植1万棵文冠果苗木,经过3次霜冻成活率依然高达95%以上。胡小平感慨万千地说:多年前,鄂尔多斯就想全力发展文冠果,可惜每年种每年死,成活率很差,大家都灰心了。我看您的知名度高,就大胆选了您的苗子,但每次霜冻我都很担心,刚出的嫩芽都冻掉了,可是很快新芽又出来了,现在长势都很好。我决心与您精诚合作,全力发展文冠果产业,搞好生态绿化,发展社会经济,致富当地百姓。
文冠果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千百年来曾多次被提倡和推广,但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为何这么好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呢?除了宗教、文化与政治因素之外,文冠果也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技术难题。移栽成活难是种植方面的难题,千花一果是经济价值问题。这两个难关不攻克,文冠果就发展不起来。
马成福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在2000年写作了《流血的石羊河》,从此开始研究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价值的文冠果。他不畏艰难,刻苦创新,历经20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两大难题,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此西北文冠果基地被评为全国重质量守信用单位。
他认为移栽成活难,主要是没有重视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他用控水育苗的方法,一年只给苗木浇两个水,这样主根短了,侧根多了,成活率就提高了;挖苗时用多种药水对根部伤口做处理,再用塑料袋包装和泥浆蘸根,谨防失水。通过这两项措施,打破了从挖到栽不能超过三天的禁忌,大大延长了移栽时间,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千花一果是制约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他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育苗,发现那一棵苗挂果早、挂果多,就摘下来再次育苗。这样连续选育6代共18年时间,终于突破了千花一果的难题,选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
现在,经过西北文冠果基地高产选育的文冠果种苗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慢慢的变成了白银市特别是干旱山区最具发展前途的特色林果产业之一,全市种植培养面积达到了30多万亩。2015年9月,西北文冠果基地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实践证明,文冠果是精准扶贫和生态扶贫的好树种,是国土绿化、乡村振兴的好产业。
文冠果被老百姓称为铁杆庄稼,千年的大树仍然花繁叶茂、硕果累累,一次性投资,终生受益无穷。它结实早、产量高、效益好,水肥条件较好的水地,栽种西北文冠果基地高产种苗,移栽第二年就能挂果。三五年后即使每棵树产籽1公斤,亩栽222棵亩产可达222公斤,现在籽20元/公斤,亩产值4440元;十年后即使每棵树产籽10公斤,亩栽110棵亩产可达1100公斤,亩产值可达2.2万元。
文冠果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千百年来曾多次被提倡和推广,但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这么好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呢?除了宗教、文化与政治因素之外,文冠果也存在移栽成活难和何这千花一果等技术难题。移栽成活难是种植方面的难题,千花一果是经济价值问题。这两个难关不攻克,文冠果就发展不起来。
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0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还被聘请为宁夏文冠果总顾问。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以实践科研和宣传推广为一体,带领干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把鲜为人知的文冠果,干成了利国利民的新兴起的产业,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2016年6月3日,甘肃日报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难题》: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景泰县和兰州新区的西北文冠果基地看到:这里刚定标两年的苗子就开始挂果,三年的果树已经硕果累累,有的果子压弯了枝头。西北文冠果基地已经突破千花一果的难关,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4月20日,甘肃日报报道《马成福和他的文冠果产业》: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是制约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历经18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破解了这两大难题,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移栽成活难主要是没有重视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马成福采取控水育苗和谨防根部失水两项措施,打破了从挖到栽不能超过三天的禁忌,大大延长了移栽时间,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为了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马成福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苗挂果早、挂果多,就摘下来再次育苗。这样连续选育6代,终于选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他们的文冠果种苗每年还在继续精选,这样高产性能就越来越稳定,高产种苗就越来越多。
2019年6月,马成福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位。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在全国共征集到183位工匠人才,评审组根据从事工作年限、特殊技能应用、产业成果推广、脱贫攻坚效果、区域内社会反响等综合因素考量,最终选定168名。
7月,鉴于马成福在文冠果行业扎实的实践技术和超强的理论功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甘肃省职称改革办公室破格评审为农民技师中级职称。
9月,马成福给主席写信,建议全力发展文冠果产业,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回信答复了他:
马成福同志:文冠果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花期长、花色艳丽等特点,可当作城乡绿化树种、景观树种,适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及地方林业重点工程种植文冠果,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并享受相应的补助政策。
文冠果还是木本油料树种、经济树种。其种仁含油量较高,可当作食用油和生物柴油的原料。其花、叶、果皮等器官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国家格外的重视文冠果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并予以积极地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14】68号)已经明确将文冠果列为木本油料树种。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发布了《文冠果油》(LS/T 3265-2019)行业标准。我局专门成立了文冠果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文冠果良种选育、产品研究开发等科学研究。下一步,我局将协调有关部委持续关注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支持文冠果产业健康发展。感谢您对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10月28日,中国科学网以《从报告文学作家到文冠果专家--记文冠果杂交之父马成福》为题报道: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0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的难题,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
11月,第32届中华大地之光征评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马成福获得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荣誉称号。他的成长经历《我为什么钟情文冠果20年》在《大地之光》总第20期杂志上发表。
当前中美贸易战,使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太严重了。2017年,中国自产大豆1400万吨,总进口是9554万吨。大豆生产是非常耗费土地的,平均每生产一吨大豆需要8亩土地。这些进口大豆若是换成中国自种,要消耗7.6亿亩的土地。而中国的农业耕地红线亿亩,拿出这些土地种大豆是没有可能的。如果转向巴西进口怎么样?立马就会就地起价!因为全球大豆生产的大部分都被几家美国公司控制着,巴西大豆从生产、运营到销售几乎都是美国公司控制的。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用什么方法才能养活自己呢?马成福认为唯有到沙漠中发展文冠果产业,生产出比美国大豆更多更好的木本食用油。我国食用油缺口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种植草本油料,90%以上的食用油是从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而草本油料亩产量低,抗灾能力弱,产量不稳,经济效益差,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退化的草原正在沙化,与其让它变成沙漠,还不如变成文冠果林海,不但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够腾出更多的耕地种植粮食,有效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马成福的梦想是:发展文冠果,美化北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森林小镇4大分类5条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