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绿色能源产业的“草根创新”
时间: 2024-03-01 04:21:00 | 作者: 人力资源
一生三次创业,经历“商场”种种风雨起落,尤其是这几年交上了一份创业的满意答卷让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东南网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实现扭亏为盈,50多岁的管淑清可完全将其作为人生创业的收官之作。
然而,她又拉上两位投资人邹海平、白晓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进军绿色能源产业。
管淑清当过军人,做过科技公司,当过区政协委员,也做过IT企业,可是能源产业对她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
好多人都说,管淑清都50多岁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一下生活了,可她却放着上海舒适的房子,跑到安徽六安市的小县城霍山县,跟“草”较上了线月,管淑清与其投资伙伴在霍山县开始建设起了农林废弃物处理的产业化基地,不久就让这座老的工业小县城有了第一家生物质清洁能源企业安徽格义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至今还有许多人费解,一个已经50多岁,另外两个也是40多岁的人,毫无技术背景的三人改行搞生物质清洁能源,赶时髦吧?
今年4月底记者去了“格义”,虽成立时间不长,但企业已是有模有样。在一个仅有几千平方米的厂房里。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来的荒草,被送进车间,经过气爆的方法处理,荒草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被逐级分离出来,之后分层利用。
“半纤维素用来生产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同时制备出纤维素浆粕和高活性的木质素”记者从管淑清的介绍中看得出,她对生物质发电的套路已经“门清”了。
厂房旁边就是一个竹地板加工厂,不远处有一个造纸厂。加工竹地板后的竹屑变成了原料,加工出来的木质素取代苯酚(石油基产品)合成酚醛树脂胶又成为竹地板加工的原料之一;纤维浆粕则直接作为造纸的原料。这样的产业链条让“格义”省了不少劲。
“现在做绿色能源确实很时髦,更重要的是,你会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管淑清说。
企业取名为“格义”,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英语“green energy”首字母的汉译音。“格义”在佛教中还有类比法的意思。
“我们不是能源专家、化工专家,用我们能理解的角度来做生物质能源,打造生物质能源产业,也是一种格义的方法。”管淑清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管淑清听说一种叫做“皇竹草”的植物,燃烧后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广东韶山已经有了规模化种植。
管淑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市场调查与研究,知己知彼方能成功。2007年管淑清拿出20万元作资源考察,她先后去过广东、河南、山东甚至远赴匈牙利,想了解“皇竹草”是否比较容易种植,现在的工艺对用能源草做生物质发电是否适用。
考察一圈后管淑清发现,绝对没必要去专门种植这种能源草,这种草怕冷,不适合在安徽种植。
她给记者看了一组数据:中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7亿吨,林业废弃物(不包括薪炭林)0.5亿吨,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0.5亿吨,约合7亿吨的标准煤。中国就是世界上农林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
“为什么不直接利用这些荒草?”管淑清琢磨开了。
霍山县林业局局长郭万宏告诉她一个信息:在霍山县,平均一亩竹林地就能生长700吨荒草。
每年开春后,伴随竹林一同生长的荒草给霍山带来极大的火灾隐患,成了霍山县林业局格外头疼的事情。
2007年10月管淑清专门前往六安地区开展资源调查。结果让她十分欣慰:加上湿地和农田各种禾草、秸秆和稻壳等各类纤维质资源,六安市总共有500万吨以上。而当地的荒草收割成本非常低廉,仅为300元/吨。
“如果能找到比较合适的技术和技工工艺,这些资源肯定能带来很大效益。”管淑清充满了信心。
自信但不能盲目,国内类似企业的遭遇给这群没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敲响警钟。
近几年国内瞄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利用的企业屡见不鲜,遗憾的是,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总结这一些企业的经验教训显而易见,目前国内企业对农林废弃物的处理仍是以直燃式生物质发电技术为主导,由于经济效益很差,大多数的生物质发电厂都无法正常生产。其他一些综合利用技术由于没完整的产业化装备以及处理成本很高而被束之高阁。
而要避免重蹈覆辙就一定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找到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二是要根据公司自身的需要研制出有效的产业化设备;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生物质清洁能源企业不能孤立发展,必须建立产业链。
但是,对于中小非公有制企业来讲,技术创新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自主研发投入高、风险也大。对此管淑清比谁都清楚。她说,“格义”也希望能走条捷径:寻找国内现成的技术。
提起寻找先进的技术,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大学,还有开展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大型国有企业。
管淑清开始也是这种思路。“我2006年就开始自学相关知识,看论文、分析、专家评论,或者利用假期进行考察,拜访了这方面的企业和专家教授。”
她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也走访过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还拜访过中粮等大型国有企业。
渐渐地她发现,要找到现成的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很难,国内科研单位、大学现有的技术,或只是其中某一项单一技术,而且有些技术从研究角度讲是“先进”的,也有一些很好的概念,但深入考察后管淑清发现,他们的工艺路线实现起来很困难,从企业赢利模式的角度来讲不可取,而且转换成本非常高。
“他们的概念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也被我们所借鉴,但我们应该找到一种更简单适用的技术路线。”对于做企业出身的管淑清来说,首先要把账算清楚。
“我们没让国家投入1分钱,但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投资收回来,这是我们的最初的想法。”
2008年4月“格义”开始做工艺路线研究,她决定走集成创新之路,简单说,就是经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分解,将目前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成熟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和有实力的设备制造商合作,选择有关技术先进、生产的基本工艺成熟的设备做改造。
管淑清说,他们也想过邀请一些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他们的需求来做各种技术的研发,但她很快发现,这些科研单位和大学承担了很多国家级大科研项目,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扎根在企业里面作研发。
正为研发技术问题苦恼时,六安市林业局局长张作坊牵线,让“格义”结识了六安市皖西学院化生系主任陈乃富教授。在陈乃富的支持下,他们很快在皖西学院化生系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平台。陈乃富带领老师和学生连夜做试验。一个厌氧发酵的周期就是45天,隔几个小时就必须监测、取样。老师和学生几个月里连节假日都没有怎么休息过。
“大年三十,我们的一个水封装置没有弄好,把污泥都喷出来了,弄得实验室臭水横流,结果陈教授和学生在臭烘烘的实验室里过的除夕。”
2008年5月,实验室仍在进行小试。管淑清在六安租了一个废弃的制药车间,搭建了中试平台。同年9月,管淑清在皖西学院化生系的帮助下完成实验室的小试,11月,完成生产车间中试。
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格义”最终确定了适合废弃物处理的设备选型以及制造的新工艺:即将植物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逐级分离,分层利用,生产出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同时制备出纤维素浆粕和高活性的木质素。
2009年1月,“格义”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稻壳生产天然气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用竹加工废弃物生产生物基天然气联产木质素、微晶纤维素的生产的基本工艺”。
2009年2月,中国科技大学国家生物质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郭庆祥等专家对“格义”中试成果进行检验确定。其“稻壳的沼气能源化与综合利用技术探讨研究”和“竹加工废弃物的沼气能源化及综合利用技术探讨研究”均顺利通过成果鉴定。
“我们走了一条草根创新之路,或许在专业技术人员看来,我们做的事情并没太多高深的东西,但是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有的设备都实现国产化,所有的产品都有市场,公司能够盈利。我们这条路能代表能代表草根创新的艰辛与生命力。”说这番话的时候,管淑清一脸的淡定。
1973年,管淑清高中毕业后,就曾在安徽省大别山插队落户两年,对霍山县有一定的感情和了解。
霍山虽是国家级贫困县,却一直在安徽省有“工业学霍山”的说法,它有较好的林业基础和工业基础。那里的农民最早受到了产业的初期培训,有一定的产业工人基础。“格义”内吸纳的许多技术工人都是六安市一家倒闭的大型化工企业的下岗职工。
对于霍山政府来讲,地处大别山区,招商困难是让他们头疼的事情。许多投资商来霍山都是转一圈就走。而霍山市也经历过“只要有投资就招商”的盲目过程。
“现在我们渐渐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霍山县招商局局长张方应说。
霍山县先后关掉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工厂、香料厂、造纸厂等企业,逐渐发展为全国中部第一个生态县。2009年,霍山县又被评为低碳经济示范县。张方应说,这尤其要感谢“格义”:“它不仅把我们的农林废弃物变成资源,一些企业的废水废渣也被利用上了,造纸厂可以用纤维素浆粕当原料,沼气发电能替代水煤气真正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现在也有不少企业冲着“格义”的资源前来投资。当一位投资者听到“格义”的农林废弃物生产的木质素能取代苯酚合成酚醛树脂胶,终于改变犹豫不决的态度,决定在霍山投资一个酚醛树脂发泡材料项目。
地方政府尝到了甜头,张方应有个心愿:“希望这一个项目能真正人为打造一个洼地,让清洁能源和循环产业成为群众奔小康的聚宝盆。”
今年三月份,“格义”建成年处理3万吨农林废弃物的生产示范线并正式投产。
“我们在不要国家补贴的情况下,现在效益能够达到30%以上,30%的产能就已经能做到收支平衡。”管淑清说。
“格义”还计划在今年内再建成10万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生产线。届时,年沼气发电量达2000万kW/h,年生产木质素达1.5万吨、纤维素浆粕3.4万吨,年收能够达到2.6亿元以上。
在技术研发方面,管淑清也有新的想法:希望能依托合肥的科技资源,在合肥建立生物质链研发中心,在霍山建立一个正式的中试基地和项目推广中心,一切都在筹备中。
一是对装备工艺路线逐步优化,选择更加节能的装备,对耗能高的装备做改造,这中间还包括装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争取实现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的模块化。
在截稿时记者获悉,“格义”引来了一家战略投资者,双方将合作在六安投资30亿元建立以生物质炼制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生物质炼制的产业链。
下一篇:
【光伏技术】太阳能开发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