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人力资源

造林作业设计作业规程要点

时间: 2023-09-16 05:55:13 |   作者: 人力资源

  规划:是指国家或地区的长远发展计划,是对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指导性纲要。它是通过对现状和及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以及发展的新趋势的科学分析后,从宏观上提出对应目标(建设内容)和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规划又分为发展规划和具体规划。规划的基本意义由“规”(法则、章程、标准谋划,即战略层面)和“划”(合算、刻画即战术层面)两部分所组成,“规”是起,“划”是落,从时间尺度来说侧重于长远,从内容角度来说侧重战略层面,重指导性和原则性。

  设计:是把一个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各类图件)再辅以文字和数据说明而表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在类型上可大致分为总体设计、项目设计和工序设计。在林业上的作业设计科分为造林作业设计、封山育林设计、采伐设计等等。

  国有林场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别的形式的造林,应按有关要求做造林作业设计。

  造林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造林作业方法、提高造林成效、确保造林质量,同时,也还是为了造林检查验收和营造林档案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造林作业设计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防护林造林作业设计,二是用材林造林作业设计,三是经济林造林作业设计,四是薪碳林造林作业设计,五是特种用途林造林作业设计。

  (二)、2003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造林作业设计规程》、2006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造林作业规程》及本省颁布的相关规程规范,在开展作业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这些规程规范

  外业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宜林荒地(包含退耕还林地、宜林沙荒、乔木生长范围以内的荒地)、乔木生长范围以内的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部分没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和四旁空隙地。

  一、调查方法:先踏查整个造林作业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调查点,目测记载。

  1、作业区编号:“邮政编码”+“村屯名的汉语拼音缩写(大写字母,双声母选第1个字母)”+“-”+“年份”+“-”+“阿拉伯数字序号(3位数)”。示例:100102NHQ-2002-008

  3 、调查者:签署调查者个人姓名,不得签署XX调查组、XX 科、XX调查队等不能确认调查者个人身份的名称。

  4 、位置:乡镇(林场、分场),村屯(工区),林班,小班;所在地形图比例尺、图幅号、公里网区间。

  6、植被:植被类型、植被总盖度、各层盖度、主要植物种类(建群种、优势种)及其生活型、多度、盖度、高度。如为退耕还林地则要调查原作物种类、耕作制度。

  7 、需要保护的对象: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古迹、历史遗存、有特殊价值的景点、珍稀濒危动物或有益动物的栖息地(如小片灌丛、站杆、水池、洞穴等)。

  8、树种:根据造林作业区及附近林分、树木的生长情况查看总体设计等技术文件确定的树种是否恰当,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造林作业区的面积以实测为准。作业区形状规则时可用测绳量测,当边界不规则时要用带镜罗盘仪、经纬仪或经过差分纠正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GPS)测量。量测闭合差不大于1/100。测量数据记录于《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表》(附录A)。(注:GPS提供两种定位服务方式,即精密定位服务(PPS)和标准定位服务(SPS)。后者服务于广大民间用户,误差可高达100m。使用GPS接收机之前,一定要通过差分纠正来消除人为误差。)当作业区地形明显,界线能准确勾绘到地形图上的,可采用1:10000地形图勾绘。

  造林作业内业设计包括:造林设计、幼林抚育设计、辅助工程设计、种苗需求量计算、工程量统计、用工量测算、施工进度安排、经费预算和绘制造林作业设计图。

  一、造林设计应在分类经营或林种区划的基础上进行,根据不同功能区或林种区,分别设计不同功能的林种、树种。如果已经编制了总体设计,要根据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及造林作业区调查情况,做出如下设计:林种、树种(草种),苗木、插条、种子的数量、来源、规格及其处置与运输要求,造林种草方式方法与作业要求,乔灌木树种的栽植配置(结构、密度、株行距、行带的走向等),种植点配置,整地方式与规格,整地与栽植的时间等,即造林典型设计。造林典型设计是在某一造林地区,分别不同的立地类型,按其适宜的造林树种,依据造林作业规程,编制适用于该造林地区一定立地类型、一定林种和树种的造林技术设计图表。

  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确定不同的防护林类型。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岸林等。

  防风固沙林:在流动、半固定沙地,受风沙危害的城镇、村庄、农田、牧场、工矿区、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等周围,应营造防风固沙林。

  农田(牧场)防护林:受风沙(含干热风)危害的农田、经济林园、苗圃、草牧场应营造防护林,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护路林和护岸林:在铁路公路两旁、河流渠道两侧、湖泊水库周围、海岸,应营造护路林和护岸林,亦可与农田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相结合设置。

  2、用材林:立地条件、交通条件好的宜林地块可营造用材林,用材林又可分为一般用材林、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

  3、经济林:在交通及经营管理较方便,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宜林地或者在某些特有经济林品种的传统产区,适宜营造经济林。

  4、薪炭林:在农村、牧区燃料短缺,薪材不足的地方,选择距居民点较近的宜林地营造薪炭林。

  5、特种用途林:为保护和美化环境、教学、科学试验、繁育良种和服务国防,营造风景林、试验林、种子园、母树林和国防林等。

  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标选择造林树种,优先选择生态目的和经济目的相结合的树种

  根据经营目标,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的合理比例,选择多种造林,防止树种单一化。

  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慎用外来树种。需要引进外来树种时,应选择经引种试验。

  2、防护林树种选择:应根据防护对象选择适宜树种,一般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营造农田、经济林园、苗圃和草(牧)场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应具有树体高大、树冠适宜、深根性等特点;经济林园防护林树种应具有隔离防护作用且没有与林园树种有共同病虫害或是其中间寄主;风沙地、盐碱地和水湿地区的树种应分别拥有相对应的抗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分别优先选用耐干旱的灌木树种、亚乔木树种;严重风蚀、干旱地区,要留意选择根系发达、耐风蚀、干旱的树种。

  3、用材林树种选择:树种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病虫害以及符合用材目的、适用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等特性。以木材利用为主的树种还应具有树干通直、材质好的特性。

  4、经济林树种的选择:树种应具有优质、丰产等性状;依据市场要求,重点选择当地生产潜力大和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的名、特、优、新树(品)种。

  5、薪炭林树种选择:树种应具有生长快、生物量高、萌芽力强、热值高、燃烧性能好的特性;适应能力强,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7、灌木树种: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地区,营造生态公益林时,可优先选择灌木树种;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地区,营造商品林时,要根据经营目的和灌溉条件选择树种。对于地表水、地下水缺乏地区,可优先选择灌木经济树种。

  (三)、树种配置: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生态公益林应依据情况分别选择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的方式营造混交林。混交方式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确定。营造生态公益林混交林的比重应占生态公益林年度作业设计总面积或年度施工面积的30%以上。年均降水量400 mm 以下的干旱地区,或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干热(干旱)河谷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可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生态公益林人工更新时,宜保留天然幼树,使之形成混交林。经济林应配置相应的授粉品种。

  (四)、栽植密度:根据林种、树种和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一般防护林、薪炭林的造林密度大于用材林的密度,用材林的造林密度应大于经济林的密度;培育小径材的密度应大于培育大径材的造林

  ※营造生态公益林时,造林地上有苗木、幼树的,可根据造林目的和苗木、幼树的数量和分布格局以及苗木和幼树树种的混交特性,纳入初植造林密度。纳入初植造林密度的,应参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计算。但对于林冠下造林,造林成活率以栽植点(穴)数为基础计算,已有苗木、幼树不参加造林成活率的计算。

  2、种植行的走向:在平地造林时,种植行宜南北走向;在坡地造林时,种植行宜选择沿等高线走向;在风害严重地区,种植行宜与主风向垂直;

  3、配置方式:正方形配置,种植点位于正方形的顶点,此种配置方式适宜于用材林、经济林;长方形配置,通常行距大于株距,有利于间种和机械化作业,此种配置方式适宜于平原地区造林以及机械化造林;品字形配置,相邻两行的各株相对位置错开排列成品字形,或等腰三角形,种植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品字形配置适宜于生态公益林;正三角形配置,由于相邻植株的距离都相等,行距小于株距,种植点位于正三角形的顶点。本配置是品字形配置的特殊情形,此种配置方式适宜于经济林;群状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布,群内植株密集(3株~20株),群间距离较大,此种配置方式适宜次生林改造或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营造生态公益林;自

  然配置,在造林地上随机地配置种植点,这种配置没有规整的株行距,似天然林中的林木分布,此种配置方式适宜于生态公益林;不规则配置,根据造林地的土壤分布条件或林间地情况,进行不规则的种植点配置,此种配置适宜于石质山地和林冠下造林。

  1、整地一般原则:应根据林种、树种、造林方式和地形地势条件选择整地方式和整地规格。在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和造林条件。注意清除林业有害植物,鼠害发生严重地区要先降低鼠口密度,然后造林。除适宜于全面整地造林地,整地时应尽可能地保留造林地上的原有植被。沙地在造林前可以不整地。

  2、造林地清理:适用于杂草灌木丛生、堆积有采伐剩余物,不进行林地清理无法整地或整地很困难的造林地。林地清理时应保留林地上的苗木、幼树。林地清理分为带状清理、团块状清理和全面清理三种方式。

  a) 窄带:割带1m,保留1m。适用于灌丛矮、密度小的阳坡,及营造耐荫性树种的造林地。

  c) 宽带:割带4m以上,保留带不宽于3m。适用于灌丛较高、密度大或营造喜光树种。团块状清理

  穴状整地:适用于各林种、各树种和各立地条件,尤其是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的造林地整地。穴状整地采取了圆形或方形坑穴,大小因林种和立地条件而异。穴径和穴深均在30 cm以上,大苗造林、经济林、培育大径材的用材林以及速生丰产用材林整地规格要大些,穴径和深度分别宜在50cm和40cm以上。

  带状整地:带状整地适宜于山地缓坡、丘陵和北方草原地区的各林种的造林地整地,但不适宜于有风蚀的地区。其中,山地、丘陵带状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其形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带状整地规格为带宽60 cm以上,深度40 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长为0.5 m~1.0 m自然植被。

  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坡地以及需要蓄水保土的石质山地的造林地整地,包括黄土高原地区。鱼鳞坑为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外高内低,长径沿等高线 m,短径略小于长径,深度为30 cm以上。

  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势较平坦处的商品林地和林农间作。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能过大,深度30 cm以上。

  4、整地时间: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应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也可随整随造;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必须先设置沙障,待

  1、苗木处理:首先地上部分处理,对于常绿阔叶树种的苗木,或带叶栽植的落叶阔叶树种苗木,可采用去梢、剪枝或去叶等措施;在干旱多风地区,或者造林时间延误时,对于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可进行截干处理,留干高度为地上部分5 cm~10 cm,不超过15 cm;采用药剂或抗蒸腾剂进行喷洒处理。其次是根系处理,对于受伤的根系、发育不正常的偏根、短截过长主根和侧根,可进行适当地修剪;对于阔叶树种,可在栽植前将根系蘸上稀稠适当的泥桨;对于越冬过程中容易失水的苗木,栽植前可用清水或流水浸泡;在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段造林,能够使用化学药剂蘸根;对开栽植后恢复期较长树种的苗木,或不易生根据种殖材料,可采用促生根材料处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等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地区,可施用保水材料。

  2、施肥:根据林种、树种和土壤营养条件,采取配方施肥,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基肥:对于土壤贫瘠地块,可施用基肥。基肥要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营造商品林时,基肥要一次施足,营造生态公益林时,可视立地条件确定施右不施基肥。基肥在栽植前结合整地施于穴底。

  追肥:商品林可施用追肥。追肥宜采用复合肥。追肥一般在栽植后1年~3年施用。)

  苗木栽植必须做到“栽正、舒根、踩紧、适当深栽”。栽植深度为松类为苗高的1/3——1/2;阔叶树比苗木原土痕深5——6cm。

  裸根苗栽植技术:根据林种、树种、苗木规格和立地条件选择正真适合的栽植方法。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立直,栽植深度适宜,苗木根系伸展充分,并有利于排水、蓄水保墒。

  (穴植:可用于栽植各种裸根苗。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最后覆上虚土。

  缝植:般用于新采伐迹地、沙地栽植松柏类小苗。在已整地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

  沟植:大多数都用在地势平坦、机械或畜力拉犁整地的造林地造林。将苗木按一定的株距摆放在开好的沟里,再扶正、覆土、压实。

  容器苗栽植技术:穴的大小和深度应适当大于容器,以便容器苗植入。栽植技术与裸根苗基本一致,栽植时要去掉苗木根系不易穿或不易分解的容器。)

  植苗造林时间:除春季高温、少雨、低湿的川滇大部分地区外,全国别的地方基本上能够直接进行春季造林。雨季、秋季适合于全国各地造林。但雨季造林要选择蒸腾强度较小或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并掌握好雨情,以下过一、二场透雨、出现连阴天时为最好时机。在西北和北方地区,秋季造林可在树木己经落叶至土壤不结冻的华南、西南地区。华中地区也可以适度地开展冬季造林。容器苗和带土坨苗木可不

  扦插宜用直插。对于落叶树种, 在干旱、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造林时,应深埋插穗,使其刚好被土覆盖;在水分条件较好或土壤含盐量较高的造林地造林时,则插穗可露出地面3㎝~5㎝。对于常绿针叶树种,插植深度可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每穴直插插干一株,插植深度在30㎝以上。在干旱、地下水位2m 以下地区营造杨柳类树种,能够使用机械钻孔插干深栽。

  插条和插干造林的时间与裸根苗的造林时间基本一致,随树种和地区不同,可在春季、秋季插植。常绿树种可随采随插,落叶树种可随采随插或采条后经贮藏再插。在水分条件不充足的地区,插条造林在充沛的雨季进行。

  要就造林后幼林的管理和保护来管理和抚育设计,最重要的包含灌溉、补植和抚育等。

  (灌溉:造林时或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浇灌。为保证新造林地的浇灌,能够准确的通过建设条件建设林地水利设施,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补植:造林成活率未达到合格标准的造林地,应在造林季节及时进行补植、补播。播种造林要及时地进行间苗定株,植苗造林的补植应用同龄苗木。

  抚育:抚育管理最重要的包含除草、松土、修枝、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一)、抚育次数:造林后就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要及时割除。连续进行3年~5年,每年1次~3次。商品林次数可适当多些,生态分益林次数可适当少些。对于实行林农间作的,能结合间作作业进行抚育。有冻拔害的地区,第一年以除草为主,可减少松土次数。

  1、松土:松土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10㎝,干旱地区应深些,丘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当年冬季应采取覆土、盖草等防寒(旱)措施。

  3、平茬:对具有萌芽能力的树种,因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兽危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应及时平茬复壮嫩芽。

  4、以耕代抚:以耕代抚适宜用于平坡、缓坡的造林地。以耕代抚方式:以林为主方式,造林后的2年~5年,通过间种农作物或牧草,以耕代抚,促进苗木生长.林木郁闭后,停止间作。以林为主的以耕代扶方式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间作作物以矮杆植物以宜,不应种植不利于林木生长的植物;以农(牧)为主方式,田间以行状、窄带状栽植树木。可长期实行间作。间种树种应选择深根性、枝叶较稀疏和经济价值的树种。

  防治要贯穿于营造林全过程,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法,协调使用各种防治方法,提高森林抗御病虫害的能力。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要尽可能的避免采用化学防治法。

  三、辅助工程设计:林道、灌溉渠、水井、喷灌、滴灌、塘堰、梯田、护坡、支架、护林房、防护设施、标牌等辅助项目的结构、规格、材料、数量与位置;沙地造林种草设置沙障的数量、形状、规格、走向、设置方法与采用的材料。

  四、计算需苗量:根据树种配置与结构、株行距及造林作业区面积计算各树种的需苗(种)量,落实种苗来源。

  五、工程量统计:依据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林地清理、整地挖穴的数量,肥料、农药等造林所需物资数量,辅助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与相应物资、材料的需求量,以及车辆、农机具等设备的数量与台班数。

  六、用工量测算:根据造林地面积、辅助工程数量及其相关的劳动定额,计算用工量,结合施工安排测算所需人员与劳力。

  八、经费预算:分苗木、物资、劳力和其他4大类计算。种苗费用按需苗量、苗木市场价、运输费用测算。物资、劳力以当地市场平均价计算。

  九、绘制造林作业设计图:造林作业设计图要能满足发包、承包、施工、工程监理、结算、竣工验收、造林核查的需要。图种包括作业设计总平面图、造林图式和辅助工程单项设计图3类。

  图素包括明显的地物标(道路、河道、溪流、沟渠、桥梁、涵洞、独立屋、孤立木等)、边界、辅助工程的布设位置及苗木栽植位置。树种(草种)简单,株行距固定的造林作业区,总平面图上可以不标示苗木栽植的具置,但要标示行带的走向。作业设计总平面图绘制在A4或A3打印纸上。作业设计总平面图成图比例尺见表1,比例尺最小为1∶10000。作业设计总平面图成图比例尺

  面图、透视图、鸟瞰图(效果图)以及整地样式图(平面图、立面图)。栽植配置平面图表示水平方向乔灌木、草本与藤本植物在地面的配置关系,栽植材料的水平投影以成林后的树冠、植丛状态为准。栽植配置立面图表示成林后与行带走向相垂直的剖面结构。行带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断面图不能同时表示行带的垂直结构与地形关系时,可用三维立体透视图表示。以上3种栽植配置图均要注记反映栽植材料空间关系的尺寸,尺寸以m计,精确到0.1m。鸟瞰图(效果图)与透视图相似,反映成林后的效果,通常为彩色图,可以不注记尺寸。整地样式图表示整地穴的形状、大小状况。

  造林图式应绘制2种以上,以保证设计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其他人员按图式作业不会产生歧义。其中栽植配置平面图与立面图为必备图式,其他为可选图式。

  造林作业设计以造林作业区为单元编制,每个造林作业区编制一套设计文件(文件包括: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总平面图、栽植配置图、辅助工程单项设计图、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卡。作业设计文件应采用通用的电脑软件制作)。编制完成后以乡镇或相当于乡镇级单位(林场、农场等)为单元将作业设计文件汇总并填写《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每作业区占1行,内容有:作业区编号、位置、面积、

  种苗数量、物资、用工量、经费等项,最后1行为种苗、物资、用工量、经费合计数。填写完成后将文件装册,装册时将《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置于扉页,作业设计文件按顺序排列于后,加装封面,合并成册。封面题写《XX乡镇(林场) XX年度造林作业设计》。

  造林作业设计一般在县(市、旗、区)林业行政主任部门统一领导下,由乡镇(苏木)政府、县(市、旗、区)直属林场或相当于林场的企业、机构组织。

  造林作业设计由具有丁级以上(含丁级)设计或咨询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承担。作业设计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具有对造林作业设计文件的终审权并承担对应的责任。

  允许直接聘请具备林业行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编制作业设计,技术专家的责任由聘任合同确认。

  造林作业设计由造林作业区所在县(市、旗、区)以上林业行政主任部门审批,报送省(市、区)林业行政主任部门备案。

  造林作业设计的审批应充分的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能委托技术协会、学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

  没有作业设计的或设计尚未被批准的不得施工。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如因故需要变更的,须由原设计单位或机构变更

  3 施工单位:公司名称、法人。如系个人应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与住址。

  5 造林作业区现状:立地条件:海拔、地形地貌、土壤、母岩、小气候等及其对造林的影响;植被现状:群落名称,主要植物(优势种与建群种)种类及其多度、盖度、高度、分布状况、对造林整地的影响等,如为农田要说明近期耕作制度、作物种类、收成、退耕的理由。

  7造林种草设计:林种、树种(草种)、种苗规格,整地方式方法、规格,造林季节、造林方式方法、更新改造方式,结构配置(树种及混交方式、造林密度、林带宽度或行数)、整地方式方法8幼林抚育设计:抚育次数、时间与具体实际的要求等。

  9 辅助工程设计:林道、灌溉渠等辅助工程的结构、规格、材料、数量与位置;防护林带、沙障的数量、形状、规格、走向、设置方法。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意的毛病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半岛棋牌/企业动态
项目展示
法律法规
招标采购
中标公示

党群中心

专题专栏
活动动态
学习中心
组织建设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日常管理
半岛游戏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