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洛阳国土绿化方案出台再增绿35万亩
时间: 2024-01-20 04:02:52 | 作者: 中标公示
日前,《2022年度森林洛阳建设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今冬明春,洛阳将聚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坚持科学绿化的理念,以扩绿、提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充分挖掘适宜造林绿化的空间,把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确保成效贯穿于科学绿化全过程,计划完成营造林35万亩,进一步提升森林ECO质量、稳定性和碳汇能力。
其中,高标准实施沿黄绿化1.3万亩;实施荒山困难地造林14.2万亩;实施廊道绿化巩固提升0.4万亩;实施国储林项目集约人工林栽培2.1万亩;实施村庄绿化美化200个,绿化面积2万亩,以南部四县为重点,实施森林抚育15万亩;打造一批森林特色小镇、森林康养基地等。
洛阳市大力实施沿黄国土绿化,树种选择时首先要考虑树种的耐盐碱性。沿黄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了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多样性衰减、土地盐碱化、植被逆向演替等生态环境问题。耐盐碱植物的种植,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更有助于改良盐碱地。
另外还应该要考虑主要使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优势,并且该类苗木是经过当地环境千百年历练出来的品种,适应能力和绿化美化效果都有目共睹。除此之外,乡土树种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于山地丘陵区,以第一层山脊范围内为绿化重点,选用油松、侧柏、白皮松、楸树、栾树、元宝枫、黄栌、山桃、山杏、柿树等乡土树种,营造常绿、彩叶、观花树种相搭配的生态景观林;
在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外,因地制宜营建防护林带,其中生态林以栾树、柳树、楸树等速生用材树种为主,经济林以核桃、柿树、枣、梨、猕猴桃等效益稳定树种为主;
黄河防洪工程管理范围内,栽植符合相关规定的百日红、白蜡、大叶女贞、樱花等绿化美化树种。
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营造水土保持林、风景林、经济林,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景观效果的原则。
借鉴11月初鹤壁市的国土绿化实战方案,选择五角枫、金叶榆、复叶槭、黄连木、黄栌、侧柏、白皮松、油松以及山桃、山杏、文冠果、柿树、乌桕等乡土树种建成混交林,增加色叶树种、观花树种使用比例。
立地条件较差的荒山荒地以栽植侧柏、油松、白皮松、五角枫、山桃、山杏等常绿树、彩叶树、观花树为主,营造混交生态林。
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坡可栽植油用牡丹、核桃、花椒、苹果、樱桃等经济林或楸树、粗糠、五角枫、国槐、水曲柳、核桃楸等用材林。
飞播造林应选用侧柏、苦楝、黄连木、臭椿、油松、五角枫、元宝枫等自然更新能力强、发芽快、易成活、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景观林。
因地制宜、科学搭配栽植树种,打造多树种混交的绿色长廊。重点选择生长快、冠幅大、干形好、树形美观、防护能力强、滞尘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乔木树种和花期较长、色彩鲜明的彩叶树、花灌木。
比如行道树楸树、法桐、白蜡、金叶榆等,配置紫荆、木槿、紫薇、红叶石楠、百日红等花灌木,路肩和边沟播种波斯菊、蜀葵、二月兰等草本花卉。
建设工业原料林、乡土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国家储备林基地。根据《洛阳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方案(2018—2022年)》显示,洛阳市将着力建设“三大片区、两个重点”:
该区域是我市国储林项目主要承储基地,计划集约人工造林约22万亩,现有林改培21.40万亩,中幼林抚育89.60万亩,着力营造高质量储备林基地。
该区域河流、道路密集,人口集中,主要安排集约人工造林约15万亩,重点培育银杏、楸树、槭树、核桃等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储备林基地。
该地区主要安排集约人工造林约5万亩,着力打造沿黄和北邙生态屏障,培育大径级用材林为主的储备林和苗木基地。
在城市(县城)近郊,和重点乡镇周边区域,通过储备林基地建设让群众直接分享林业建设成果。
在重要道路、河流、水库两侧和周边,通过储备基地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节选自洛阳日报)
坚持“一村万树、见缝插绿”,突出“一村一果,一村一花”,以“四旁”绿化为重点,绿化美化村庄。村内主要路、河、渠、堤沿线,空闲隙地,废弃宅基地,水域旁等适宜植树地段应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比如:无絮杨、银杏、白蜡、法桐、五角枫、国槐、榆树等乔木。
村庄可主栽一种果树或花灌木,比如:核桃、苹果、柿树、石榴、枣树、桃、杏等。
树种选择要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多栽植观花树种、彩叶树种、乡土树种和长寿树种。
下一篇:
江西省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