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新闻资讯

三问三北工程

时间: 2023-12-10 06:35:55 |   作者: 新闻资讯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刘羊旸)近日,新华社、国家林业局和有关机构联合推出“地球绿飘带”大型集成报道,再次将世人的目光聚集到建设工程。有关这项工程的一些热点话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初为何要启动这项工程?时间跨度大,它的建设指导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动力和后劲?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记者正常采访了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潘迎珍: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曾经森林密布、草原肥美、绿野千里。然而随着人口的剧增、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以及气候的变迁等因素影响,绿色渐渐远离这片古老的土地。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00多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

  20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05%,土地生产力极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远低于全国中等水准。生态灾害时时威胁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期盼重建绿色家园成为常年饱受生态之苦的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11月我国政府作出了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

  问:三北工程建设时间长,在实施的过程中,它的建设指导思想都做过哪些调整?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三北工程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改革中不停地改进革新,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

  三北工程建设之初,为了从根本上遏制风沙危害加剧、水土流失扩展的态势,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我们将建设“大型防护林体系”确立为三北工程的指导思想,也就是采取以人工修复为主的措施,构建一个符合三北地区自然和经济规律、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高效综合防护林体系。这一时期工程建设中防护林的比重达70%左右,充足表现了保生态、保生存、保发展的现实需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推动工程持续发展,保护和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又进一步深化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林业发家致富的功能。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经济林比重由工程建设初期的5%提高到25%左右,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跟着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日趋多样,我们又及时作出调整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线,统筹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实行生态基地、产业基地建设与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大力推进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呈现出生态与民生相融合、兴林与富民相统一、山沙增绿和身边造景相呼应的工程建设新格局。

  问:三北工程共八期,现在实施到第五期,已经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工程继续推进的动力有哪些?其发展后劲是什么?

  一是建设三北工程,符合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认可,激发了建设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他们把改善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化作自觉的行动,积极投身到改变自然的伟大实践中。

  二是从中国国情、三北地区地域特点出发,坚持生态体系建设目标不动摇,将防护林建设与国家发展的策略相结合,实行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林业。

  三是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律,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将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工程发展后劲表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赋予了三北工程全新的历史使命,给三北工程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三北大地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地区,也是未来我国新增森林资源潜力巨大的地区。

  此外,三北地区宜林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全国近50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90%集中在三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

  美国投放在中国的间谍,是一个长相和蔼的中国大妈,在机场撒泼打滚,引得众人围观看戏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中国-中亚民间交往和双边贸易加速提升

  5岁女儿生病住院,突然想吃泡面哭成泪人,妈妈:快快好起来想吃什么口味都给你买。

  穿尿不湿宝宝玩转二人转手绢,控制不住尿的年纪控制住了手绢,这是血脉觉醒了吗?

  妈妈早下班在路口等孩子时发现,孩子没坐公交买了烤肠边走边吃,看到妈妈后都是惊喜没有惊恐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半岛棋牌/企业动态
项目展示
法律法规
招标采购
中标公示

党群中心

专题专栏
活动动态
学习中心
组织建设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日常管理
半岛游戏

联系我们